教研日誌(2.27)
時間:2013年2月27日🦹🏿♀️,下午1:00—4:00
地點:國摩臣5專用教室 月華樓368教室
活動主題:創新思維課程試講
參加人員🎅🏿:祝亞平、黃毅、甘小明🍉、聶曉晶、王春曉、王慜超↕️、遊洋陽、梁潔
程序🤹🏽:
一、聽課情況:
下午1:00—2:10🙅,由王慜超老師試講通識必修課《創新思維》中的《批判性思維》課🧑🏻🦯➡️🖕🏼,主要內容包括:批判思維的重要性✊🏻、為什麽我們需要批判性思維🙎♂️、批判思維的五部曲、常見的13種推理謬誤等🏃♂️➡️。
下午2:30—3:50🧏♂️,由聶曉晶老師試講通識必修課《創新思維》中的《設計思維》課🥝🧉,主要內容包括什麽是思維、思維與學習的關系™️、如何創新🦪、如何利用創新思維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等,課程采用了問題導入、互動討論等方式進行。
所有老師均認真聽課,並記錄了筆記🤹🏽♂️,參與了課後的討論與交流。
二、課後交流
黃毅:
1. 王慜超《創新思維》✌🏿:
王慜超老師的《批判性思維》課程準備認真👩🏻🏫,內容充分,條理清晰,所引用的案例豐富,但內容量偏大,正常課時(80分鐘)內不容易完成🌮,可適當精簡內容👺,提煉重點🧛🏼♂️。在講述中可適當引用東方國家的一些案例👨🏻🦱,以避免在講述中全面西方化🧔🏼。
2. 聶曉晶《創新思維》👠:
聶曉晶老師的《創新思維》課程,條理清晰,善於將理論教學結合生活和學習中的生動案例🪻,引起學生興趣並啟發學生積極思維。課程強調動手實踐的重要性,但急需落實的正是與該課程密切相關的創新思維實踐中心的打造。
甘小明:
1. 王慜超《創新思維》🧑🏻🔬:
王老師先從總體上介紹了這門課的主體內容,章節安排👃🏻,強調本課程的教學目標是進行邏輯思維、發散思維、創新思維等方面的訓練🆔。本次課主要包括如下內容🛌🏼:1、批判思維的重要性⚱️,2、為什麽我們需要批判性思維🧑🦰,3📼、批判思維的五部曲4、常見的13種推理謬誤🛍️。王老師備課認真,PPT製作精美🌰,課程設計思路清晰🚁;上課深入淺出🅾️,善於用學生熟悉的生活例子來解釋專業概念,真正做到課堂教學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系。
2. 聶曉晶《創新思維》:
聶老師先從總體上介紹了這門課的主體內容,章節安排,明確課程教育目標是進行設計思維🔱、設計創新等方面的訓練,強調課程教學為現實生活服務,通過舉例交大校友捐贈的食堂飯菜計算系統的事例🧑🏽🦰,鼓勵學生把自己在創新思維課上學到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盡可能地運用到提高我們日常生活質量上來⛹🏻♂️,提高了學生學習這門課程的興趣🤟🏿。聶老師上課幽默活潑🦶🏽,實踐操作性強,能把教學形式與課程內容完美地結合起來👶。
聶曉晶:
1. 王慜超《創新思維》:
王慜超老師今天試講了《創新思維》課程的“批判性思維”一章,課件製作非常精良🦫🚵🏻,內容相當豐富,足證王老師備課認真、充分。希望在實際授課過程中,兼顧到本門課程動腦與動手相結合的授課目標,適當壓縮理論講授的篇幅🙆🏼♂️,以更多的實踐操作及案例來吸引學生興趣🟧🈸,語言方面還可以加強趣味性🏋🏻♂️,圍繞通識核心課程的教學目標來改革。
2. 聶曉晶《創新思維》自評:
我今天試講《創新思維》課程的“設計思維”一章。“設計思維”是《創新思維》這門課程的一個最重要的章節😦🕵🏿♂️,是摩臣5娱乐向國外名校學習引進這門課程的一個最重要環節。因此🙅,授課的形式、內容都需要有別於傳統的教學🤛🏼,避免以概念的講授⚰️、灌輸方式來授課🏒🛰,以創新思維如何解決身邊的實際問題入手🧜🏽♀️,引導學生主動思考,解決問題,從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自己總結出概念🧃,再對概念進行批判性的思考。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還需要不斷對這樣的教學模式進行修正和補充📨,也希望得到通識教學部各位老師的指導。
王春曉:
1. 王慜超《創新思維》
準備充分,材料豐富🛡🦹♂️。能夠通過典型事件引入正題,將抽象性的理論知識轉變為通俗易懂的常識;既有對理論的解讀,又有理論聯系實際的實例,課堂不空洞乏味。建議將具體的事例進一步展開,調動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
2. 聶曉晶《創新思維》
課堂設計縝密,通過環環相扣的提問及引導🤽🏼♂️,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聯想力,充分調動了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將與學生切身相關的事例引入課堂🧪,把新鮮的概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吸引了學生興趣。
遊洋陽🤷🏼♀️:
1. 王慜超《創新思維》:
詳細介紹了批判性思維的內涵👨🏼🦳,強調了批判性思維的重要性,並且明確指出了批判性思維的常見誤區,案例翔實豐富,聯系實際,能夠很好地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實踐聯系起來🙋🏽♂️,有效避免了枯燥乏味的照本宣科🛹,大大增強了課程的實用性。PPT製作特別精美,動靜相宜,能夠迅速抓住學生眼球🧲,吸引聽眾的註意力,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然而課程內容過多♾,可能導致學生吸收不良。教學中教師口授時間居多🧖🏼,學生實踐批判性思維的活動較少🧑🏻🎓,可酌情增加。
2. 聶曉晶《創新思維》:
以斯坦福大學設計摩臣5為實例,結合其運作模式👎,為學生介紹設計思維的具體內容👩🏻🏫,講述清晰,內容詳略得當𓀚🧿,讓學生對設計思維形成一個直觀全面的印象🫐。並給出明確的指導步驟🚣🏿♀️🤴🏿,便於學生學習實踐🥸✧。其中穿插互動活動,改變傳統教學模式。
可增加學生團隊作業與展示。
王慜超:
1. 王慜超《創新思維》自評:
詳細介紹了批判性思維的內涵,強調了批判性思維的重要性,並且明確指出了批判性思維的常見誤區,案例翔實豐富,聯系實際,能夠很好地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實踐聯系起來,有效避免了枯燥乏味的照本宣科,大大增強了課程的實用性。PPT製作特別精美🤞,動靜相宜🔶,能夠迅速抓住學生眼球,吸引聽眾的註意力,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然而課程內容過多🐺,可能導致學生吸收不良🔼。教學中教師口授時間居多🥥,學生實踐批判性思維的活動較少,可酌情增加。
2. 聶曉晶《創新思維》:
以斯坦福大學設計摩臣5為實例,結合其運作模式,為學生介紹設計思維的具體內容💇🏻,講述清晰〽️,內容詳略得當⛩,讓學生對設計思維形成一個直觀全面的印象。並給出明確的指導步驟,便於學生學習實踐。其中穿插互動活動🪝,改變傳統教學模式🎼。
可增加學生團隊作業與展示。
於晏如:
1. 王敏超《創新思維》:
王老師的授課內容是《創新思維》中的《批判性思維》。課程的導入部分以美國的高考為例比較容易引起的學生的興趣,內容間的銜接也很流暢,從美國高考中的獨特的部分講到批判性思維的重要性🧑🏼🎄🧝🏻♂️,學生應該很容易接受這個話題。另外,課件設計科學有條理,語言風格輕松幽默。教學建議:整體內容可能會超出一堂課八十分鐘的設定,建議將“思維誤區”這部分進行簡化,課程後半部分可以著重強調“建設性批判”這部分的內容🕑🛡,用一些建設性批判的成功案例對這個進行概念詮釋🧖🏽。
2. 聶曉晶《創新思維》:
聶老師的授課內容是《創新思維》中的《設計思維》。課程的導入部分采用問題式導入的形式🚛,將創新思維中的思維與學習這兩個概念做了對比💂🏼♀️,逐步啟發學生。選取的案例也很貼近學生的生活,這樣學生接受起來既不吃力,又能有一定興趣。課堂的節奏感很好,課堂用語準確生動🍁。教學建議:斯坦福的設計思維的五個步驟與與案例的結合可以更緊密一些,在結尾部分可以總結一下“食堂”案例✉️,將案例破解的具體環節與設計思維的五個步驟的對應關系在課件上更清楚的表述出來👭。
梁潔:
1. 王慜超《創新思維》👩👩👦👦:
王老師的課內容翔實👩🏻🚒,準備充分🛣,邏輯線索清晰,尤其是一開始
從美國高考的例子如題告訴學生們批判性思維的重要性,鼓勵學生們要學會批判,然後再從理論的角度闡釋了批判性思維的一些思維特點和思維誤區🪢🧫,應該說他的這門課既有廣度也有深度,十分難得🫅🏻。但是他所存在的問題也正基於此🤟🏽,因為知識點過多過深,所以可能會讓學生在接受和理解的時候有困難,並且很可能80分鐘的課沒法講完。因此建議王老師對內容進行合理的刪減🧑🏽🚀,抓住幾個重要的地方闡釋清楚即可。
2. 聶曉晶《創新思維》:
聶老師的課較王老師更多的屬於實驗操作的環節🪙,因此他的課理
論部分並不太多,而且針對需要學生去理解的概念采用了問題導入式的方法展開,這樣的安排非常合理。在接下來的時間裏,他通過學生們身邊的“食堂擁擠”問題展開了互動討論,激發學生用創新思維去解決問題🏡🫧,為食堂建言✧。這樣的安排讓學生覺得和自己有關🧳,因此激發了參與的熱情,比起讓學生覺得遙遠而陌生的務虛的互動,這樣的課堂互動效果會大大提升,並且通過互動能讓學生們加深對課堂內容的理解⚧。聶老師這樣的教學方法對我們大家都是一種很好的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