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說新語(02)| 活力在課堂
發布人:梁潔  發布時間:2018-04-16   瀏覽次數:418

【卷首語】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人對時事熱點總有強烈的敏感,也有直抒己見的欲望🐆。“師說新語”欄目希望緊扣時代脈搏,關註校園內外的新鮮事🚣🏿🤷🏽‍♀️,從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分享觀點,拋磚引玉。歡迎廣大同學參與到每期討論中來,無論東南西北中🙆🏿,酸甜苦辣鹹🚢,同學們若有感興趣的話題,想聽聽老師們的看法,也請隨時向我們報送👩🏽‍🎓。衷心希望本欄目能和大家一起關註時事,啟迪思考,身在天華🩱,心系天下🈹。

 

【作者介紹】

   聶曉晶

    上海師範大學摩臣5娱乐 摩臣5娱乐副院長🕥、黨支部書記,復旦大學哲學碩士

    2016🤍、2017連續兩年獲摩臣5娱乐“師德標兵”優秀教師稱號

  

    過去的一周,聶老師在忙什麽呢☝🏻?
    除去2300名一年級同學的通識核心課程《中國文化》《科學素養》以及4500個課位的二三年級通識選修課開課這些摩臣5娱乐的日常事務之外,過去的一周🕴🏼,我花費時間較多的一件事💤,應該是準備“活力課堂”試點課程驗收材料了。
    為什麽要跟大家說起我的工作呢👦?因為“活力課堂”這件事🤠,與每位同學都息息相關。

  

  

  

    關心學校動態的同學一定聽說過“活力課堂”,這是近兩年天華教學方面最重要的一項工程👨🏽‍🎓。然而未必有同學知道天華有多少門課程進行了“活力課堂”教學改革🤬。現在我來告訴你一個確切的數字⛑️,截至本學期🤤,“活力課堂”教學改革已進行了三批試點🏂🏽,課程門數恰好100門🧑🏻‍🦽‍➡️,覆蓋了全部七個二級摩臣5。換句話說👩🏼‍🍳,即使以每門課程40人計算🚶🏻‍♀️,9000多名天華的在校生中👩‍👦,也有4000人次參與了此項試點。當然實際參與的數字遠大於這個數🧎‍♀️‍➡️,因為其中有些課程是我們摩臣5娱乐的公共課,覆蓋各專業。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黃毅老師《唐宋名家詩詞鑒賞》,梁潔老師《孫子兵法與現代謀略》,耿松老師《科學素養》,李卓琳老師《創新思維》以及我本人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這些課程都已列入“活力課堂”試點🪅,“活力課堂”就在你我的身邊。

    在這裏我不準備從宏觀角度來介紹“活力課堂”的教學模型及授課形式,這些內容大家可以從更權威的學校官方渠道了解。我只想從一名參與者的角度談談自己一學期試點後的思考,希望能讓同學們更加理解為什麽要進行“活力課堂”改革?它能為我們的學習帶來什麽🎦?你和我,在“活力課堂”中分別需要做什麽?我的思考歸納為如下幾點🆔,還望大家批評指正:

(一)關註學生需求🦹🏼,以學生為中心
    這句話我們都很熟悉,但正如德國哲學家黑格爾說的“熟知並非真知”🍪,究竟什麽才是大家的需求,如何做才是以學生為中心?平心而論,如果不考慮未來收益,給你80分鐘時間,你是更願意聽一堂課,還是更願意看一場賣座的電影、一場精彩的球賽💹,或玩一局緊張的電腦遊戲,又或者追一臺有“愛豆”參加的真人秀娛樂節目🤴🏽?
    作為過來人,我自己念書的時候💮🧜🏿,也時常抵擋不了娛樂的誘惑;作為教師,我也沒那麽大的自信能“戰勝”後者🌃🪕。必須得承認,再“活力”的課堂也比不過純粹的娛樂,除非已經“活力”到不是課堂的地步了。因此如果說教師是以學生當下的需求和欲望為中心,那麽唯一的結果只能是你選擇做一個“佛系”教師,每天把這“三寶”掛在嘴邊🧔‍♀️:“都行🧑🏻‍🏫,可以🫱🏽,沒關系”。
    那麽👆🏿,大家真的會喜歡和感激這樣的“佛系”教師嗎🥄?我覺得不會🫱🏻。為什麽呢👩🏿‍🔧?因為教育與娛樂畢竟是兩碼事🧠,一臺娛樂節目,只服務於受眾當下的快樂👨‍🎓,而一堂課,是要對每個學生的未來負責的🕞💇🏿‍♀️。我們人類有一種非常可貴的品質,用老黑格爾在《精神現象學》裏的話說💆🏻👩🏿‍🎨,就是:“勞動是受到限製或節製的欲望,亦即延遲了的滿足的消逝🍢,換句話說,勞動陶冶事物。

  

  

  

    所謂“欲望的節製和延遲滿足”的意思是,唯有人類懂得🧑🏽‍🔬,要在未來成為“更好的自己”,就必須節製某些當下的欲望。比如說我們在嬰兒期🙆‍♀️,肚子餓了就哭鬧🍛🌚,完全不懂得等待,和小動物一樣🤌;而當我們進入幼兒園,小學,父母和老師就會訓練我們等待,心急吃不了熱粥,菜肴得經過烹調才更美味⛲️。別小看這種能力🫔,正因為人類懂得欲望的延遲滿足⌚️,我們才會告別茹毛飲血而享受到今天的文明❤️‍。而教育正是這樣的勞動🤠,它的服務對象與其說是現在坐在教室的你,毋寧說要成就是五年,十年後那個“更好的你”。因此,我認為“以學生為中心”應當被理解為“以學生的未來為中心”🧘🏿‍♂️,縱使“寓教於樂”,其宗旨還是在於“教”💆🏻‍♂️。
    那麽在“活力課堂”當中,應當怎樣“以學生為中心”?我覺得,要與學生共情,在備課階段,教師思考的不只是自己授課的難點在哪裏🗓,更應當去發現學生學習的難點在哪裏🧝🏿‍♀️,可以去分析這門課過往學生的成績表現👤,不僅關註成績好的學生🤵🏽,更要關註那些沒有取得理想成績的學生。如果條件許可💁🏻‍♂️,可以調研他們為什麽沒有考好,難處在哪裏🀄️,有哪些內容是能引起他們思考和共鳴的,這樣才能圍繞學習者的需求在未來授課中改正過去的錯誤。能夠在學習過程中給學習者“最想要的”,才能最大程度地引起他們的關註和思考🌎,這樣的課堂🐼,即便不是肢體上最“活蹦亂跳”的,也會是思想上“活力滿滿”的。
    我也註意到🦸🏻,時下有些高校中,個別老師非常渴望自己的課程能吸引眼球,他們使出了“洪荒之力”🤮👩‍👧,要麽發出聳人聽聞的言論,要麽展示奇形怪狀的道具,雖然這樣確實能讓他們成為“網紅”教師,但我並不樂意效法🤸🏿‍♂️。如果一個教育工作者向“娛樂至死”無底線妥協👨‍🦯,為學生當下的多巴胺而不是未來負責,那麽這個不叫“活力”🫶,而是“活膩”。我想🏄🏼‍♀️,我們的“活力課堂”絕不會是這樣的。

  

  

  

(二)註重因材施教,使課程接地氣
    我們摩臣5娱乐開的都是公共課⏲,學生來自不同的學科〰️,大家的知識背景、個性特征和業余愛好都不相同☝🏻。在多年的公共課教學經歷中🐞🧑🏿‍🦲,我感覺,即使同樣一門課,面對不同的班級,也應當有因地製宜的授課方式和案例🙏🏼。此外,天華是一所應用型本科高校👷🏽‍♀️,我們多數同學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是要從事應用型而非學術理論型工作的🕴🏻,大家也更希望大學四年裏在語言表達🗂,動手操作等方面獲得訓練。所以,即使是理論課,也要爭取讓同學有動手做👷‍♀️➗、上臺講的機會,雖然一開始會有些生澀🫅🏻,但我發現⇨,其實同學們比我這代人有更強的表達欲🏋🏻‍♀️、表現欲🥓,也有足夠的見識和能力來自我表述很多觀點😊。從效果來看🧑🏻‍✈️,在課堂上有更多表達的同學,其主動學習欲望也更強,自然最後也能夠取得更好的成績。這也是天華“活力課堂”建設為什麽特別重視“任務式教學(PBL)”的原因吧。

  

  

  

    不可否認,同學們在生活中更喜歡接觸動態影音勝於抽象的文字。無論是微信公眾號,小程序,微博,還是在線學習中心,這些平臺都是教育者應當學會使用的。但更進一步思考,平臺本身是不會說話的🥱,更重要的是教師應當在平臺上提供哪些內容。拿我上學期的試點課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來說,這門課的參考閱讀材料可謂浩如煙海♿,有不計其數的理論著作、名家論文🍅,也很容易在網上找到👼🏽。但我並沒有在平臺上推送太多這些內容,我選擇的是兩類:一是我自己學生時代所撰寫的馬克思主義方面的研究論文👨🏼‍⚖️,二是馬克思恩格斯青年時期的主要著作。之所以選擇這些,當然不是因為我的論文有多高水平,而是為了建立一個“同齡視角”——讓學生揚棄馬克思“白胡子老爺爺”的刻板印象🧑🏻‍🍼,以青年人筆下的馬克思和處在青年時期的馬克思來帶動同樣是青年人的同學們接近馬克思,理解馬克思對人類社會的關懷,這樣可以解決《馬基》課內容比較抽象,理論“不接地氣”的難題✢。


(三)魅力飛揚,百花齊放
    無論科技如何進步🦪,時代如何發展,一個課堂的活力,還是要靠教師本人來營造。如果教師的個人魅力不足以“征服”學生🏋🏼,那麽其他一切輔助工具都是無效的🧏‍♂️。教師的魅力在於“顏值”——並不是外表的“顏值”👩🏻‍🦯‍➡️,而是其學識和態度。教師應當花費最多時間的永遠是對課程內容的積累和完善,每次上完80分鐘的課,我都會問問自己為這臺上的80分鐘在臺下花了多少時間?看了多少理論書籍文獻?做了多少思考🌷?是否因為是上了5年🔻🙅🏽‍♂️,10年的老課,就不再去更新內容🏂🏼?我相信如果一名教師能安安靜靜地為一節80分鐘的課花800分鐘去準備和學習,那麽這位教師在課堂上一定是有底氣,有魅力的,學生未必懂深奧的教育學理論🛸,但學生的目光總能精確地衡量每一位教師底蘊的厚薄。

    當然,在“活力課堂”中每個教師可以結合自身個性和學科特點進行教學設計,“活力課堂”是豐富多彩,百花齊放的。從教師角度,應當結合課程的特點設計教學過程,不能完全照搬他人的固定格式7️⃣,杜絕運動式、表演式的“為分組而分組”“為討論而討論”。再“活力”的創新🕵🏿‍♂️,多次重復以後也會成為“套路”,如自由分組🥂,小組匯報,課堂辯論👐🏽,難免存在個別成績優秀的同學總在小組中被推舉為代表👟,不同的課上都是同一個人或幾個人在匯報、辯論,課業壓力過大。因此同專業的老師要彼此協調,避免各門課改革形式雷同。而同學們也要避免“傍大款”、跟著“學霸”蹭小組成績的“吃瓜”心態,畢竟“活力課堂”的初心🧮,是讓每一個人從中受惠。

  

    作為一個六年來天華各項教育改革的參與者,從“經典閱讀”“設計思維”到“天華陪伴你成長”“中英文辯論訓練”再到“活力課堂”🍴,我覺得這些改革雖然涉及領域不同,但都有一個“中心思想”,它是什麽呢?我覺得有一個講座的題目可以概括,這就是我來天華後主持的第一場通識講座——2012年10月11日晚上在日階402教室,主講人是我們的葉才福校長,講座的題目是:思維品質決定成功人生。可以說,這些年來天華歷次教育改革的初心🤷🏽,就是千方百計地提高同學們的思維品質,以成就大家的成功人生為中心🪛。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課堂有活力,才能在80分鐘裏充分調動師生的思維🔋。我曾請教過一位去過很多歐美名校的前輩:如何做到課堂有活力🧑🏼‍🎤🛍,有思維品質?他很風趣地回答🙍🏼‍♂️:


    “你看那些名校,走過一間上課的教室🕕,看到裏面50個學生🌸,100只眼睛,一樣大!”
    “什麽一樣大?”我沒聽明白🍭。
    “100只眼睛🪧,都瞪得大大的🙇🏿‍♀️,生怕遺漏了教授講的內容💇🏼‍♂️。”
    “沒有學生打瞌睡或者走神嗎?”
    “沒有,一樣大,你要搞活力課堂👨‍👨‍👧‍👦,先想想怎麽做到這個一樣大吧”前輩談笑風生道。

  

  

本文轉載自摩臣5娱乐微信公眾號

審核部門:新聞辦
文字撰寫:聶曉晶
圖片攝影:來源網絡
版面設計💌:胡子健 陳敏艷
期刊總數🥥:第99期

   

摩臣5娱乐专业提供:摩臣5娱乐摩臣5摩臣5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摩臣5娱乐欢迎您。 摩臣5娱乐官網xml地圖